|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新加坡: 兵棋推演:中國封鎖台灣時新加坡將成撤僑唯一生路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兵棋推演揭示:中國封鎖台灣時,新加坡將成撤僑唯一生路 https://t.co/W0XfDW5UtG pic.twitter.com/lQZSqbIGz3—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August 9, 2025


據路透社周五(8月8日)報道披露,今年四月,在新加坡一家酒店舉行的閉門台海兵棋推演進行了兩天,約有四十位與會者和觀察員參加,其中包括亞太國家的現任與前任官員、軍職人員與學者。推演一步步模擬了台海危機擴大時各方會如何行動。報道認為,這場此前未公開的兵棋推演發生在中美競爭亞太主導權升溫之際。它提供了一個難得的視角,讓外界得以一窺各方圍繞台海沖突的應變規劃。

報道表示,過程中,有人主張通過東盟國家的集體行動,也有人直接與扮演美國中國日本的代表進行談判,因為他們希望利用臨時的人道空中與海上走廊來撤僑。最終,推演得出的最務實結論是:要大規模且安全地撤離人員,只能依靠由新加坡主導的空運行動。


所謂的“空運橋梁”,就是安排一班接一班的飛機來回接駁,分批將人員撤離台海封鎖區域。這還需要同步解決航線許可、飛行安全協調、機場作業、身份查驗以及落地轉運等一系列細節。簡單來說,東盟的協調固然重要,但關鍵時刻仍需要有能力和渠道的成員站出來承擔,而這個答案就是新加坡

報道提及據一位與會者回憶說,在新加坡珍唐林酒店舉行的推演一度陷入僵局,直到最後關頭新加坡介入後才有了進展。新加坡首先提出了撤離本國公民的方案,隨後又主動提出協助其他國家的方式。

知情人士指出,關鍵在於新加坡長期以來在台灣進行的低調安全合作。由於“星光部隊”長期在台灣受訓,他們能夠利用當地的部分空軍基地和機隊資源來協助撤僑。不過,三名知情人士補充道,推演結束前並未詳細討論新加坡將如何與中國達成協議,也沒有明確說明如何在封鎖下開辟撤離通道,實際操作細節仍有待厘清。

報道強調出,這場此前未公開的兵棋推演發生在中美競爭亞太主導權升溫之際。它提供了一個難得的視角,讓外界得以一窺各方圍繞台海沖突的應變規劃。多位亞洲和西方國家的武官與安全分析人士認為,這類規劃已是必修課。中國若對台灣動武,很可能將美國卷入其中,其他國家也很難置身事外。

四名知情人士表示,這次兵棋推演不代表任何國家的正式政策,但負責扮演各國的外長與防長的與會者,基本上都依照至少九個政府的既定立場在行動。參與情境除了新加坡中國台灣美國,還涵蓋了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

台灣移民署的統計數據,在當地近一百萬名外籍居民中,東南亞人大約占九成四,主要來自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日本美國的公民相對較少。


新加坡國防部回應稱,他們沒有參與這場“研討會”,也沒有任何官員到場。對於新加坡台灣的部隊以及面對台海沖突(包括撤僑)的相關規劃,新加坡國防部與外交部均未回應路透社的提問。

中國外交部重申,一向堅決反對與中國建交的國家與台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包括軍事對話與合作,並表示對這場兵棋推演的情況不了解。

據兵棋推演的主辦方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表示,與會者都是以個人身份出席,因此無法評論討論內容、與會名單或其他細節。台灣國防部與設於雅加達的東盟秘書處均未對此事作出回應。


美國國防部一名官員則表示,他們不清楚國防部是否有人正式參與了兵棋推演。這位官員補充說,美國平時會與盟友及伙伴合作,以維持各種狀況下的備戰狀態,但不宜討論作戰規劃或假設性的撤僑情境。

報道續稱,在兵棋推演結束幾周後,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裡拉安全對話論壇上發表演講,稱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加強在台灣地區周邊的海空行動,中國用武力奪取台灣地區的威脅“已經迫在眉睫”。

北京則反擊說,海格塞斯和其他特朗普政府官員是在誇大“所謂的中國威脅”。中國新加坡大使館更是批評他的演講“充滿挑釁與煽動”。

報道引述新加坡學者湯浩然指出,東南亞國家不能只停留在兵棋推演與緊急應變的討論階段,應該主動建立實質但非正式的對台合作渠道,尤其是軍事層面的互動。他強調,紙面計劃是一回事,真要行動起來還得依靠“門路與人脈”。

新加坡長期以來在台灣有這樣的“接點”,菲律賓也正在補充加強。其他東盟國家是否具備足以在沖突中與台海地區互動的非正式渠道,目前仍有待觀察。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